- 李伯聪;
发现可划分为科学发现和生产生活发现两大类型,二者各有自身特性和重要的社会功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心理动力分别是科学家无功利的好奇心和发明家为他人和社会求功利的责任心。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起点、终点和过程上,在成果的作用方式与功效影响上有许多重大区别。发现和发明的哲学研究要涉及所与与给予、想象与图式法、认识论与本体论等问题。
2023年03期 v.14;No.79 118-12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伯聪;
发现可划分为科学发现和生产生活发现两大类型,二者各有自身特性和重要的社会功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心理动力分别是科学家无功利的好奇心和发明家为他人和社会求功利的责任心。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起点、终点和过程上,在成果的作用方式与功效影响上有许多重大区别。发现和发明的哲学研究要涉及所与与给予、想象与图式法、认识论与本体论等问题。
2023年03期 v.14;No.79 118-12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寿步;
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与人工智能(AI)的交叉领域研究所涉及的主体共同指向人工智能中的agent。但人工智能中agent的中文译名并未形成共识,这限制了跨学科研究的深入。agent是具有行动能力的存在,是行动者或行使力量者,应译为“行为体”。应当区分行为体和智能行为体。没有一个行为体自身是有智能的;只有出现涌现性的行为体社会或行为体群组才可能是智能的。人工智能领域的行为体与行为力(agency)之间,既存在涌现性的关系,也存在“一体两面”的关系。人工智能中行为体的特征体现了意向性;给人工智能中agent赋予意向性仍在推进过程中。
2023年03期 v.14;No.79 130-14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寿步;
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与人工智能(AI)的交叉领域研究所涉及的主体共同指向人工智能中的agent。但人工智能中agent的中文译名并未形成共识,这限制了跨学科研究的深入。agent是具有行动能力的存在,是行动者或行使力量者,应译为“行为体”。应当区分行为体和智能行为体。没有一个行为体自身是有智能的;只有出现涌现性的行为体社会或行为体群组才可能是智能的。人工智能领域的行为体与行为力(agency)之间,既存在涌现性的关系,也存在“一体两面”的关系。人工智能中行为体的特征体现了意向性;给人工智能中agent赋予意向性仍在推进过程中。
2023年03期 v.14;No.79 130-143+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7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徐献军;
随着民用无人驾驶汽车、军用无人机等为代表的自动系统的大量应用,相关伦理问题也出现了。在自动系统对人类造成伤害时,谁该对此负责?由于出现了新的伦理主体,即自动系统自主体,传统的伦理学不能直接用来确定责任归属。大多数的自动系统伦理讨论都有一个前提:自主体是独立于人的,而且,要克服责任鸿沟,就需要更为成熟的技术。这相当于把伦理问题还原为技术问题。如果换一种思路,不假设自主体可独立于人,则可在人机协作视角中去探讨自主体所应遵守的伦理规范。相应地,未来的自动系统研究,应该遵守人机协作的伦理,避免研发完全独立于人的自主体,而始终让人对自动系统进行监管,并承担协作的伦理责任。
2023年03期 v.14;No.79 144-15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献军;
随着民用无人驾驶汽车、军用无人机等为代表的自动系统的大量应用,相关伦理问题也出现了。在自动系统对人类造成伤害时,谁该对此负责?由于出现了新的伦理主体,即自动系统自主体,传统的伦理学不能直接用来确定责任归属。大多数的自动系统伦理讨论都有一个前提:自主体是独立于人的,而且,要克服责任鸿沟,就需要更为成熟的技术。这相当于把伦理问题还原为技术问题。如果换一种思路,不假设自主体可独立于人,则可在人机协作视角中去探讨自主体所应遵守的伦理规范。相应地,未来的自动系统研究,应该遵守人机协作的伦理,避免研发完全独立于人的自主体,而始终让人对自动系统进行监管,并承担协作的伦理责任。
2023年03期 v.14;No.79 144-15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韦博·E.比克;武晨箫;
就技术的社会建构(SCOT)的哲学基础和影响而言,其重要方面包括: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技术的能动性、对称性原则、权力关系的作用、物质性与本体论、结构与行动者、理论的作用、相对主义以及技术的规范性与政治性等。
2023年03期 v.14;No.79 156-17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韦博·E.比克;武晨箫;
就技术的社会建构(SCOT)的哲学基础和影响而言,其重要方面包括: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技术的能动性、对称性原则、权力关系的作用、物质性与本体论、结构与行动者、理论的作用、相对主义以及技术的规范性与政治性等。
2023年03期 v.14;No.79 156-17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6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