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荣东;
王路把“必然地得出”视作逻辑的内在机制或逻辑的观念,认为对句法和语义的区别与对应的认识是亚里士多德建立逻辑学科的关键,但他没有进一步追问亚里士多德何以能够提出这种方法来研究三段论的形式以达到对“必然地得出”的刻画与说明。明确的句子观念是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够提出上述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古代没有研究过句子的特点、构成与类型,没有形成明确的句子观念,因此不可能走上从句法和语义的区别与对应来研究推理形式的道路。就此而言,根据王路对逻辑观念的理解,中国古代无逻辑。在中国古代何以没有逻辑的问题上,相较于王路所说的古代汉语没有“是”作为系词,中国古代没有形成明确的句子观念可能是更为根本的原因。
2022年05期 v.13;No.75 3-20+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晋荣东;
王路把“必然地得出”视作逻辑的内在机制或逻辑的观念,认为对句法和语义的区别与对应的认识是亚里士多德建立逻辑学科的关键,但他没有进一步追问亚里士多德何以能够提出这种方法来研究三段论的形式以达到对“必然地得出”的刻画与说明。明确的句子观念是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够提出上述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古代没有研究过句子的特点、构成与类型,没有形成明确的句子观念,因此不可能走上从句法和语义的区别与对应来研究推理形式的道路。就此而言,根据王路对逻辑观念的理解,中国古代无逻辑。在中国古代何以没有逻辑的问题上,相较于王路所说的古代汉语没有“是”作为系词,中国古代没有形成明确的句子观念可能是更为根本的原因。
2022年05期 v.13;No.75 3-20+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余俊伟;
倡导“必然地得出”这一观念于我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逻辑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面对逻辑多元论的兴起以及蒯因对逻辑基础地位的质疑,“必然地得出”这个概念迫切需要澄清。逻辑多元论并没有动摇经典逻辑的基础性。蒯因对逻辑基础地位的质疑并不成立。从逻辑创始人的相关论述可得出,逻辑不可归约为其他学科。必然地得出,源自对象—概念这一模式,是这一模式的一种本质反映。这种模式确立了经典逻辑的基础性与逻辑的一元性。
2022年05期 v.13;No.75 21-3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俊伟;
倡导“必然地得出”这一观念于我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逻辑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面对逻辑多元论的兴起以及蒯因对逻辑基础地位的质疑,“必然地得出”这个概念迫切需要澄清。逻辑多元论并没有动摇经典逻辑的基础性。蒯因对逻辑基础地位的质疑并不成立。从逻辑创始人的相关论述可得出,逻辑不可归约为其他学科。必然地得出,源自对象—概念这一模式,是这一模式的一种本质反映。这种模式确立了经典逻辑的基础性与逻辑的一元性。
2022年05期 v.13;No.75 21-3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梅祥;
“是与真”是王路教授学术思想的灵魂与核心。他坚持“一是到底”,认为being应该被翻译为“是”而不是“存在”,并且始终要在系词的意义上来理解它。“是”与“真”紧密相连,而“真”与“意义”又密切相关,王路教授通过构建句子图式,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关于truth的翻译中,他并不坚持“一真到底”。但“一真到底”能够更有益于人们把握“是”与“真”的关系,应该被坚持。在关于“是”与“真”的知识结构的建立中,王路教授强调逻辑的重要性。然而除了逻辑之外,人们还需要接受形而上学的训练,掌握逻辑和形而上学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建立起“是”与“真”的知识结构,从而更有益于人们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2022年05期 v.13;No.75 36-48+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梅祥;
“是与真”是王路教授学术思想的灵魂与核心。他坚持“一是到底”,认为being应该被翻译为“是”而不是“存在”,并且始终要在系词的意义上来理解它。“是”与“真”紧密相连,而“真”与“意义”又密切相关,王路教授通过构建句子图式,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关于truth的翻译中,他并不坚持“一真到底”。但“一真到底”能够更有益于人们把握“是”与“真”的关系,应该被坚持。在关于“是”与“真”的知识结构的建立中,王路教授强调逻辑的重要性。然而除了逻辑之外,人们还需要接受形而上学的训练,掌握逻辑和形而上学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建立起“是”与“真”的知识结构,从而更有益于人们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2022年05期 v.13;No.75 36-48+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路;
逻辑有观念和理论两个方面:没有逻辑的观念,无法形成逻辑的理论;没有逻辑的理论,逻辑的观念也就无法呈现出来。逻辑的观念和理论是逻辑这个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此外,逻辑的理论本身也可以获得广泛的应用,既可以用于逻辑问题研究,也可以用于非逻辑问题研究,特别是用于哲学领域的研究。“是”与“真”是西方哲学研究中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也是逻辑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乃是传统逻辑中的句法概念,“真”则是语义概念,其重要性在现代逻辑并通过现代逻辑的发展和应用清楚而明确地体现出来。应该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结构,充分认识逻辑与哲学的密切联系,认识逻辑对哲学的重要性,更好地推动我国逻辑与哲学的研究。
2022年05期 v.13;No.75 49-62+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王路;
逻辑有观念和理论两个方面:没有逻辑的观念,无法形成逻辑的理论;没有逻辑的理论,逻辑的观念也就无法呈现出来。逻辑的观念和理论是逻辑这个学科发展的必要条件。此外,逻辑的理论本身也可以获得广泛的应用,既可以用于逻辑问题研究,也可以用于非逻辑问题研究,特别是用于哲学领域的研究。“是”与“真”是西方哲学研究中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也是逻辑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乃是传统逻辑中的句法概念,“真”则是语义概念,其重要性在现代逻辑并通过现代逻辑的发展和应用清楚而明确地体现出来。应该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结构,充分认识逻辑与哲学的密切联系,认识逻辑对哲学的重要性,更好地推动我国逻辑与哲学的研究。
2022年05期 v.13;No.75 49-62+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安维复;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实证主义虽有隔阂,但并非没有汇通的可能。这涉及三个问题:其一,马克思曾被维也纳学派奉为“先哲”的理据是否可信?其二,维也纳学派有马克思主义流传如何可能?其三,如何厘定马克思主义与维也纳学派的共识与界分?对于中国学界而言,西方学术的批判传统与分析传统可能不是对立的;对于中国科学哲学研究而言,科学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可能是个思想富矿区,马克思传统的科学哲学是可能的;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对分析传统的批判和包容可能同样重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与维也纳学派高度相关;“纽拉特的马克思主义”可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建构中国的科学哲学或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是可能的。
2022年05期 v.13;No.75 63-7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安维复;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新)实证主义虽有隔阂,但并非没有汇通的可能。这涉及三个问题:其一,马克思曾被维也纳学派奉为“先哲”的理据是否可信?其二,维也纳学派有马克思主义流传如何可能?其三,如何厘定马克思主义与维也纳学派的共识与界分?对于中国学界而言,西方学术的批判传统与分析传统可能不是对立的;对于中国科学哲学研究而言,科学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可能是个思想富矿区,马克思传统的科学哲学是可能的;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对分析传统的批判和包容可能同样重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源与维也纳学派高度相关;“纽拉特的马克思主义”可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建构中国的科学哲学或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是可能的。
2022年05期 v.13;No.75 63-7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侃;
在科技世代,人文与科技的关系是历久弥新的研究焦点。人文主义的一般见解认为人类的理智生活受科技提供的知识所束缚,社会生活受科技提供的人工物所控制。持怀疑和否定观点的人士无法正视科技进步与科技悖论之间的关系,主张返回没有科技悖论的世代。马克思新人文主义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背景下审视科技进步和科技悖论,在没有接受人文主义的一般见解的基础上,为科技世代提供了正确看待两者关系的方案。首先,新人文主义的超越性表现在对黑格尔哲学的超越上,指出资本主义人文主义制造了不适合自然科学发展的概念,令科技与人文割裂加重。其次,通过讨论人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中的位置,批判新科技与人性之间不可避免的异化状态。最后,马克思通过共产主义方案把人文主义等同于自然主义,说明了新人文主义的价值指引作用,同时还具有前瞻性地为数字智能科技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价值参照系,显示了新人文主义在科技世代的价值意蕴。
2022年05期 v.13;No.75 77-90+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侃;
在科技世代,人文与科技的关系是历久弥新的研究焦点。人文主义的一般见解认为人类的理智生活受科技提供的知识所束缚,社会生活受科技提供的人工物所控制。持怀疑和否定观点的人士无法正视科技进步与科技悖论之间的关系,主张返回没有科技悖论的世代。马克思新人文主义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背景下审视科技进步和科技悖论,在没有接受人文主义的一般见解的基础上,为科技世代提供了正确看待两者关系的方案。首先,新人文主义的超越性表现在对黑格尔哲学的超越上,指出资本主义人文主义制造了不适合自然科学发展的概念,令科技与人文割裂加重。其次,通过讨论人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中的位置,批判新科技与人性之间不可避免的异化状态。最后,马克思通过共产主义方案把人文主义等同于自然主义,说明了新人文主义的价值指引作用,同时还具有前瞻性地为数字智能科技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价值参照系,显示了新人文主义在科技世代的价值意蕴。
2022年05期 v.13;No.75 77-90+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艳;
经权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公羊家哲学着力解决的一大道德难题。董仲舒将经、权置于天道运作系统中进行了严密的逻辑论证与关系建构,把阴阳、四时、五行协同推动的宇宙图式与执经、行权的道德要求糅合在一起,对公羊家经权观念进行天道化处理,突破孔孟单纯说教的叙事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经权诠释路径。阴阳二气运行时主次分明、出入有时,阳实阴虚,阳常阴变,阳尊阴卑,阳主阴辅,董仲舒“以阴为权,以阳为经”,试图借助天道阴阳的运作规律来厘清和论证经、权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经用于盛,权用于末” “显经隐权”“先经而后权”“《春秋》有经礼,有变礼”的观点。然而,在道德实践中,“权”极易被过分强调,而造成对“经”的破坏,董仲舒以“可以然之域”来约束“权”的泛滥,将行权限定在“经”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最大程度地把道德实践纳入到天道法则的秩序之中。
2022年05期 v.13;No.75 91-105+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艳;
经权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公羊家哲学着力解决的一大道德难题。董仲舒将经、权置于天道运作系统中进行了严密的逻辑论证与关系建构,把阴阳、四时、五行协同推动的宇宙图式与执经、行权的道德要求糅合在一起,对公羊家经权观念进行天道化处理,突破孔孟单纯说教的叙事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经权诠释路径。阴阳二气运行时主次分明、出入有时,阳实阴虚,阳常阴变,阳尊阴卑,阳主阴辅,董仲舒“以阴为权,以阳为经”,试图借助天道阴阳的运作规律来厘清和论证经、权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经用于盛,权用于末” “显经隐权”“先经而后权”“《春秋》有经礼,有变礼”的观点。然而,在道德实践中,“权”极易被过分强调,而造成对“经”的破坏,董仲舒以“可以然之域”来约束“权”的泛滥,将行权限定在“经”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最大程度地把道德实践纳入到天道法则的秩序之中。
2022年05期 v.13;No.75 91-105+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4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