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编者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哲学研究已经从早期的译介、评述与学习阶段,步入了关注前沿发展、参与国际对话、突出问题意识乃至构建哲学体系的独立研究阶段,涌现出一批见解独特、思想性强的中国哲学家和有特色的哲学学派。
2011年05期 v.2;No.9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编者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哲学研究已经从早期的译介、评述与学习阶段,步入了关注前沿发展、参与国际对话、突出问题意识乃至构建哲学体系的独立研究阶段,涌现出一批见解独特、思想性强的中国哲学家和有特色的哲学学派。
2011年05期 v.2;No.9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曙光;
杨国荣致力于建构"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具体的形上学",多有创获。这里进一步提出两大问题:一是关于"具体的形上学"。具体的形上学必须通过对人的生命活动中各种"二重性"的充分开显,使之形成"张力",推动人类社会生活的合理分化与整合,并体现出世界自我创生的"自足性"和与其他事物内在联系的"整体性";二是关于"存在的价值之维"。"存在"自身既蕴含价值维度即人类基于自然和生命的目的性与应然性;哲学的"本体论"或"形上学"恰恰表征着人得以安身立命的"终极实在"和"至上价值"。而"人的需要与对象属性的关系"并非价值判断的最高根据。
2011年05期 v.2;No.9 4-1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曙光;
杨国荣致力于建构"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具体的形上学",多有创获。这里进一步提出两大问题:一是关于"具体的形上学"。具体的形上学必须通过对人的生命活动中各种"二重性"的充分开显,使之形成"张力",推动人类社会生活的合理分化与整合,并体现出世界自我创生的"自足性"和与其他事物内在联系的"整体性";二是关于"存在的价值之维"。"存在"自身既蕴含价值维度即人类基于自然和生命的目的性与应然性;哲学的"本体论"或"形上学"恰恰表征着人得以安身立命的"终极实在"和"至上价值"。而"人的需要与对象属性的关系"并非价值判断的最高根据。
2011年05期 v.2;No.9 4-12+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嘉明;
哲学可以有两类不同的叙事方式,《道论》等三本书大体属于"……是什么"的叙事方式,故在寻找某些问题作为切入点方面,我们似乎还可以有更高的期待。此外,《道论》认为客观性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不能放弃或否定"客观性原则"。不过这种统一,应当体现在"理据"之中。如果诉诸"从本体论上"来"担保知识的客观有效性",由于受时间、空间、行为的目的性等因素的制约,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把客观性建立在"理据"的基础上,或许是一种更为恰当、合理的解释。
2011年05期 v.2;No.9 13-18+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嘉明;
哲学可以有两类不同的叙事方式,《道论》等三本书大体属于"……是什么"的叙事方式,故在寻找某些问题作为切入点方面,我们似乎还可以有更高的期待。此外,《道论》认为客观性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不能放弃或否定"客观性原则"。不过这种统一,应当体现在"理据"之中。如果诉诸"从本体论上"来"担保知识的客观有效性",由于受时间、空间、行为的目的性等因素的制约,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把客观性建立在"理据"的基础上,或许是一种更为恰当、合理的解释。
2011年05期 v.2;No.9 13-18+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勇;
在《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一书中,杨国荣对作为其书名的两个概念,"成己"和"成物",作了详尽无遗的论述。相对来说,杨国荣对于一个与此相关的,且同样重要的概念,即"成人",没有加以同样的重视。成己指向行为者自身,成物指向自然世界,而成人则指向自我之外的其他人。一个人当然要通过自我修养来完成自己,通过辅助自然万物而让其各自完成他们自己,而且也需要通过道德教育或感化使他人也实现他们自己,并让他们也能去辅助别人和自然万物完成自己。在此成己当然是最重要的。但这不是说,一个人要先成己,然后再能成人和成物,因为一个未去成人和成物的人也不能说已经成己。在这个意义上,成己包含了成人和成物。
2011年05期 v.2;No.9 19-30+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黄勇;
在《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一书中,杨国荣对作为其书名的两个概念,"成己"和"成物",作了详尽无遗的论述。相对来说,杨国荣对于一个与此相关的,且同样重要的概念,即"成人",没有加以同样的重视。成己指向行为者自身,成物指向自然世界,而成人则指向自我之外的其他人。一个人当然要通过自我修养来完成自己,通过辅助自然万物而让其各自完成他们自己,而且也需要通过道德教育或感化使他人也实现他们自己,并让他们也能去辅助别人和自然万物完成自己。在此成己当然是最重要的。但这不是说,一个人要先成己,然后再能成人和成物,因为一个未去成人和成物的人也不能说已经成己。在这个意义上,成己包含了成人和成物。
2011年05期 v.2;No.9 19-30+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王庆节;
从杨国荣论道德规范的观点出发,试图进一步对道德规范的形而上学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中外哲学史上的"道德困境"以及与日常语言中关于"应当"的四种基本用法进行批判性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道德应当"的本质也许首先不在于设立绝对标准进行评判裁决,而是在活生生的历史情境和进程中,在人心感动和德行示范的基础上,对作为道德德性而传承下来的"道德本分"进行不断地激活、充实、改善与化育。
2011年05期 v.2;No.9 31-41+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庆节;
从杨国荣论道德规范的观点出发,试图进一步对道德规范的形而上学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中外哲学史上的"道德困境"以及与日常语言中关于"应当"的四种基本用法进行批判性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道德应当"的本质也许首先不在于设立绝对标准进行评判裁决,而是在活生生的历史情境和进程中,在人心感动和德行示范的基础上,对作为道德德性而传承下来的"道德本分"进行不断地激活、充实、改善与化育。
2011年05期 v.2;No.9 31-41+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国荣;
从最宽泛的意义上看,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的理论,可以从抽象的和具体的两个层面加以讨论。具体的形而上学所指向的是真实的存在。就成己、成物与成人的关系而言,成己与成物同时涉及并包含广义的成人过程。就道德规范的根据而言,应该从历史本身以及现实的人伦社会关系中去理论。就客观性问题而言,可以从认识的根据和来源、限制性的意义、引导性的作用等方面理解。就存在与价值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价值无法离开存在,另一方面,对具体存在的理解也不能离开价值的维度。以上内容可以视为对与会者问题的回应。
2011年05期 v.2;No.9 42-5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国荣;
从最宽泛的意义上看,形而上学是关于存在的理论,可以从抽象的和具体的两个层面加以讨论。具体的形而上学所指向的是真实的存在。就成己、成物与成人的关系而言,成己与成物同时涉及并包含广义的成人过程。就道德规范的根据而言,应该从历史本身以及现实的人伦社会关系中去理论。就客观性问题而言,可以从认识的根据和来源、限制性的意义、引导性的作用等方面理解。就存在与价值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价值无法离开存在,另一方面,对具体存在的理解也不能离开价值的维度。以上内容可以视为对与会者问题的回应。
2011年05期 v.2;No.9 42-5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路;
知道Sein是系词,和汉语中的"是"相当,却不把Sein翻译为"是";认识到本体论的重大问题来源于系词的种种意味,知道若不把Sein翻译为"是",本体论的讨论就会走样,却仍然不把Sein翻译为"是",这是令人很难理解的事情。应该把being翻译为"是",这不仅仅是翻译的问题,归根结底乃是理解的问题,即如何理解西方哲学。与此相关的问题,绝不是单纯的语言翻译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不同语言、思想和文化的多层次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对西方哲学中关于being的讨论的理解,对being的那种系词意义的理解。
2011年05期 v.2;No.9 60-8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路;
知道Sein是系词,和汉语中的"是"相当,却不把Sein翻译为"是";认识到本体论的重大问题来源于系词的种种意味,知道若不把Sein翻译为"是",本体论的讨论就会走样,却仍然不把Sein翻译为"是",这是令人很难理解的事情。应该把being翻译为"是",这不仅仅是翻译的问题,归根结底乃是理解的问题,即如何理解西方哲学。与此相关的问题,绝不是单纯的语言翻译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不同语言、思想和文化的多层次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对西方哲学中关于being的讨论的理解,对being的那种系词意义的理解。
2011年05期 v.2;No.9 60-8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耀平;
康德认为,与经验想象力总是对经验对象的"再生"不同,先验想象力第一次使经验及其对象成为可能,因此,它也被称为生产性的想象力。海德格尔认为,康德所说的先验想象力不仅是将感性和知性联系起来的能力,而且也可以说是它们二者的共同根基;此外,它不仅是将表象杂多在时间次序中加以整理的能力,而且是时间表象的根源;不仅是在对象不在场的情况下将它呈现出来的能力,而且是对象的呈现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条件。
2011年05期 v.2;No.9 84-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朱耀平;
康德认为,与经验想象力总是对经验对象的"再生"不同,先验想象力第一次使经验及其对象成为可能,因此,它也被称为生产性的想象力。海德格尔认为,康德所说的先验想象力不仅是将感性和知性联系起来的能力,而且也可以说是它们二者的共同根基;此外,它不仅是将表象杂多在时间次序中加以整理的能力,而且是时间表象的根源;不仅是在对象不在场的情况下将它呈现出来的能力,而且是对象的呈现之所以可能的前提条件。
2011年05期 v.2;No.9 84-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马文·T.布朗;陆晓禾;
如果我们想要追求公正和可持续的富裕社会,就必须超越从苏格兰启蒙运动以来就主宰了西方经济学的"财产经济学"(economics of property),而转向一种公民供养经济学(economics of provision),后者以公民规范为经济活动的基础,把经济作为整合的系统来构建,这样的经济系统所提供的是我们有理由珍视的东西。"供养系统"概念整合了不同的经济部门,诸如互惠等公民规范能为所有人提供财富。
2011年05期 v.2;No.9 97-10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文·T.布朗;陆晓禾;
如果我们想要追求公正和可持续的富裕社会,就必须超越从苏格兰启蒙运动以来就主宰了西方经济学的"财产经济学"(economics of property),而转向一种公民供养经济学(economics of provision),后者以公民规范为经济活动的基础,把经济作为整合的系统来构建,这样的经济系统所提供的是我们有理由珍视的东西。"供养系统"概念整合了不同的经济部门,诸如互惠等公民规范能为所有人提供财富。
2011年05期 v.2;No.9 97-10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泽环;
在20世纪的人类道德思想史中,施韦泽的敬畏生命及其论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敬畏生命确实是一个极为合理和深刻的道德原则;而且其"世界观念和生命观念二元论"的道德论证方法,也为人们在20世纪哲学—伦理学的思想和语境中,探寻一种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道德信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尝试。鉴于施韦泽的伟大榜样及其敬畏生命原则的巨大影响和深远意义,有必要深入研究其道德论证方法。
2011年05期 v.2;No.9 107-11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陈泽环;
在20世纪的人类道德思想史中,施韦泽的敬畏生命及其论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敬畏生命确实是一个极为合理和深刻的道德原则;而且其"世界观念和生命观念二元论"的道德论证方法,也为人们在20世纪哲学—伦理学的思想和语境中,探寻一种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道德信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尝试。鉴于施韦泽的伟大榜样及其敬畏生命原则的巨大影响和深远意义,有必要深入研究其道德论证方法。
2011年05期 v.2;No.9 107-11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海伦·朗基诺;魏洪钟;
库恩的意义和观察承载理论的观念、革命科学的观念,无意识地给了女性主义很大的影响。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为女性主义者阐述她们对科学及其意识形态的复杂批评提供了语汇。尽管在女性主义的开始阶段,许多女性主义哲学家受到了库恩思想的鼓舞。然而,他的许多观点却和女性主义科学家、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的勃勃雄心关系紧张。库恩的工作为女性主义者提供了启示,库恩的思想使得对科学中的性别意识形态的日益成熟的和深远的认识成为可能,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库恩的思想也有局限性,女性主义者要修正它们来支持更多的改革。
2011年05期 v.2;No.9 119-13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伦·朗基诺;魏洪钟;
库恩的意义和观察承载理论的观念、革命科学的观念,无意识地给了女性主义很大的影响。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为女性主义者阐述她们对科学及其意识形态的复杂批评提供了语汇。尽管在女性主义的开始阶段,许多女性主义哲学家受到了库恩思想的鼓舞。然而,他的许多观点却和女性主义科学家、女性主义科学哲学家的勃勃雄心关系紧张。库恩的工作为女性主义者提供了启示,库恩的思想使得对科学中的性别意识形态的日益成熟的和深远的认识成为可能,但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库恩的思想也有局限性,女性主义者要修正它们来支持更多的改革。
2011年05期 v.2;No.9 119-13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祥勤;
维柯的新科学旨在探索关于"人类的形而上学",让历史真正获得哲学和科学的荣誉,揭示出人类事务的普遍价值和永恒理想,为历史的真理性进行辩护。在维柯的新科学中,历史科学的可能性,历史的确定性或现实与真理性或理想,历史的形而上学的人性基础等诸多问题都获得了深入的探讨。也正是在维柯那里,历史作为科学和哲学的对象,真正上升到了人性的形而上学高度,获得了科学、哲学乃至神学的合理性辩护。
2011年05期 v.2;No.9 136-14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祥勤;
维柯的新科学旨在探索关于"人类的形而上学",让历史真正获得哲学和科学的荣誉,揭示出人类事务的普遍价值和永恒理想,为历史的真理性进行辩护。在维柯的新科学中,历史科学的可能性,历史的确定性或现实与真理性或理想,历史的形而上学的人性基础等诸多问题都获得了深入的探讨。也正是在维柯那里,历史作为科学和哲学的对象,真正上升到了人性的形而上学高度,获得了科学、哲学乃至神学的合理性辩护。
2011年05期 v.2;No.9 136-14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薛华;
<正>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5日)上看到了褚国飞先生写的采访录《探讨西方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平等对话——访杜维明教授》,采访录介绍了杜先生的最新想法和工作计划,使人不由产生兴趣。他的谈话涉及一些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为进一步讨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下面笔者想谈谈几点意见,但愿
2011年05期 v.2;No.9 148-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薛华;
<正>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5日)上看到了褚国飞先生写的采访录《探讨西方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平等对话——访杜维明教授》,采访录介绍了杜先生的最新想法和工作计划,使人不由产生兴趣。他的谈话涉及一些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为进一步讨论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下面笔者想谈谈几点意见,但愿
2011年05期 v.2;No.9 148-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放桐;叶晓璐;
<正>叶晓璐(以下简称"叶"):刘老师,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的访谈。首先,您能不能先跟我们谈谈您的求学经历?刘放桐(以下简称"刘"):我出身湖南农村,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只断续读过两年中学,大部分中学课程都是在无人指导等困难条件下,在较短时间内自学完成的。1950年我以同等学力身份参加高考。因无力支付旅费,从家乡到最近的考点长沙
2011年05期 v.2;No.9 15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放桐;叶晓璐;
<正>叶晓璐(以下简称"叶"):刘老师,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的访谈。首先,您能不能先跟我们谈谈您的求学经历?刘放桐(以下简称"刘"):我出身湖南农村,因家境贫寒,小学毕业后只断续读过两年中学,大部分中学课程都是在无人指导等困难条件下,在较短时间内自学完成的。1950年我以同等学力身份参加高考。因无力支付旅费,从家乡到最近的考点长沙
2011年05期 v.2;No.9 15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编者按:哲学家有不同的类型,有的重视研究问题,有的重视构筑体系,有的重视解读文本,有重视阐释义理;或者如金岳霖所言,有的是综合的心灵,有的是分析的心灵;或者如詹姆斯所说,有的是硬心肠者,有的是软心肠者;或者如柏林所讲的,有的是刺猬型的,有的是狐狸型的……虽然,哲学家的研究风格可能各有千秋,但是,哲学家的精神应该是一致的。哲学事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哲学家的独立思考,但更少不了哲学界的共同探索。为了实现哲学界的共同探索,哲学家不
2011年05期 v.2;No.9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编者按:哲学家有不同的类型,有的重视研究问题,有的重视构筑体系,有的重视解读文本,有重视阐释义理;或者如金岳霖所言,有的是综合的心灵,有的是分析的心灵;或者如詹姆斯所说,有的是硬心肠者,有的是软心肠者;或者如柏林所讲的,有的是刺猬型的,有的是狐狸型的……虽然,哲学家的研究风格可能各有千秋,但是,哲学家的精神应该是一致的。哲学事业的发展既离不开哲学家的独立思考,但更少不了哲学界的共同探索。为了实现哲学界的共同探索,哲学家不
2011年05期 v.2;No.9 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童世骏;
<正>《哲学分析》杂志前不久在杭州师大举行了第一届论坛,讨论杨国荣教授的工作。今天在首都师大开幕的是第二届论坛,讨论陈嘉映教授的工作。陈嘉映与杨国荣的哲学风格差别很大,但他们在哲学上的工作之勤、文字之多,尤其是他们的思考之深、论证之精,同样深得《哲学分析》同仁的钦佩。有这样的哲学家不仅为刊物撰写论文,而且为刊物的其他作者提供讨论和批判的文本,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陈嘉映在哲学圈内圈外的名气都很大,本来用不着我做介绍,但上次论坛开了
2011年05期 v.2;No.9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童世骏;
<正>《哲学分析》杂志前不久在杭州师大举行了第一届论坛,讨论杨国荣教授的工作。今天在首都师大开幕的是第二届论坛,讨论陈嘉映教授的工作。陈嘉映与杨国荣的哲学风格差别很大,但他们在哲学上的工作之勤、文字之多,尤其是他们的思考之深、论证之精,同样深得《哲学分析》同仁的钦佩。有这样的哲学家不仅为刊物撰写论文,而且为刊物的其他作者提供讨论和批判的文本,我们感到非常荣幸。陈嘉映在哲学圈内圈外的名气都很大,本来用不着我做介绍,但上次论坛开了
2011年05期 v.2;No.9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韧;
<正>由《哲学分析》编辑部、首都师范大学与华夏出版社合作举办,第二届哲学分析论坛,暨"陈嘉映哲学30年:批评与回应"学术研讨会、"首都师范大学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于2011年5月28日—2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以及部分研究生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近20余篇。这里对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2011年05期 v.2;No.9 17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韧;
<正>由《哲学分析》编辑部、首都师范大学与华夏出版社合作举办,第二届哲学分析论坛,暨"陈嘉映哲学30年:批评与回应"学术研讨会、"首都师范大学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于2011年5月28日—2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众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以及部分研究生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近20余篇。这里对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2011年05期 v.2;No.9 17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常燊;
<正>在近年来的系列文著、访谈中,陈嘉映先生多次提到"哲学是讲道理的艺术"、"哲学在于穷理"等旨趣,所言看似平淡,实则凝聚了先生数十年哲学思考之结晶。从《泠风集》到《语言哲学》,从《从感觉开始》到《哲学·科学·常识》,作者从多个视角做过概念考
2011年05期 v.2;No.9 18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常燊;
<正>在近年来的系列文著、访谈中,陈嘉映先生多次提到"哲学是讲道理的艺术"、"哲学在于穷理"等旨趣,所言看似平淡,实则凝聚了先生数十年哲学思考之结晶。从《泠风集》到《语言哲学》,从《从感觉开始》到《哲学·科学·常识》,作者从多个视角做过概念考
2011年05期 v.2;No.9 18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