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尔根·哈贝马斯;鲍永玲;
人的尊严的概念虽然在哲学文献中早就出现,却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才频繁出现于国际法文本和此后奠立的一些民族国家宪法之中。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尊严概念仅是从事后给人的权利概念赋予道德内涵;相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这两个观念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紧密的概念联系。从系统的角度和概念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看到,在人权从理性道德加上主体权利的形式出发建构起来的过程中,人的尊严概念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它既是所有基本权利的内蕴都从中汲取养料的道德"源泉",也是不同范畴的权利得以兼顾和平衡的基础。人权与人的尊严之间既有概念联系,又有现实张力,其间蕴藏着的一种具体乌托邦的激进力量,它是我们在为实现人类尊严的现实斗争中不可放弃的。
2010年03期 v.1 1-11+6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高山奎;
文化哲学研究思潮可以视为我国哲学研究领域的显学之一,这在其论著发表、团队形成、学科建制、学术会议等方面便可见一斑。然而,从施特劳斯和施米特对政治概念的论争视角观之,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文化哲学研究在研究起点、问题意识和理论资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因此,在深度上向西方哲学的古典方向推进,在广度上兼顾中国传统文化的图存与发展,就成为文化哲学研究领域的努力方向。
2010年03期 v.1 12-18+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勇;
要使我们涉及他人的行为具有道德上的恰当性,我们就必须理解我们特定行为之特定对象的独特性。理解是解释学的一个核心课题,而当代解释学的一个重要教条就是,在理解一个对象时,我们不仅不可能,而且没必要像我们的理解对象对自身的理解那样来理解他们,因为我们对我们的理解对象的理解可以比他们的自我理解更好。如果这样,我们在从事涉及他人的行为时,就无需考虑他们的自我理解,而只要依据我们对他们的理解,不管这样的理解与他们的自我理解是否相同。这在我看来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以宗教理解为例子,运用当代分析哲学家戴维森的"第一人称的权威"概念来说明:一方面,为什么我们对他者的理解必须以他者的自我理解为权威;另一方面,我们对他者的理解怎么可能达到他者的自我理解的程度。
2010年03期 v.1 19-36+182+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4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后盾;
对于哈贝马斯的学术定位,历来有所争议。由于他对西方传统自由主义思想的偏离,使得他时而被归入社群主义者或共和主义者的行列,他后期的一些著作又被认为是对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综合或者超越。我们首先从哈贝马斯早期著作入手,通过他对两种公共领域意识形态发展线索的区分,以及社群主义者与当代自由主义者的争论,揭示哈贝马斯学术思想的自由主义出发点;其次论述三位自由主义者理论的缺陷以及哈贝马斯的相应对策,探讨他对自由主义自身理论修正的思想脉络;最后在哈贝马斯前后思想发展的基础上,探寻他对自己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补充和超越。
2010年03期 v.1 37-48+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恒熙;李恒威;
在《意志的自由与人的概念》这篇文章中,哈里·法兰克福提出了人的本质在于二阶意欲的理论,二阶意欲为我们理解欲望的冲突提供了关键的概念工具。我们运用二阶意欲这一概念表明,欲望的冲突并非是出现在人们心中一阶欲望之间的冲突,而是关于一阶欲望的二阶意欲的冲突。基于这一论断,我们论证,由于误解了欲望冲突的本性,使得法兰克福提出的人的本质在于二阶意欲这一理论所依据的对于不自愿的瘾君子和所谓放浪者的分析是错误的,进一步,法兰克福在深化上述文章所提出的观点时,对涉及欲望冲突的现象做出了错误的描述。
2010年03期 v.1 85-9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常燊;
关于说谎的道德评价和"善意的谎言"的道德辩护问题,在思想史上相当惹人注目。与传统的道德哲学研究路径不同,分析哲学家们在说谎问题上的研究路径主要是意义/指称分析、心理学哲学分析、语言发生学分析、意向分析和言语行动分析。他们提示了一种试图以语言分析探询事物之本性的态度,这些看法与传统上对说谎做出价值评判有较大差异:首先,分析哲学家们自觉地把说谎当作一种言语行动,主要从语言哲学、心理学哲学而非实践哲学上进行考察;其次,他们更注重对说谎的概念分析和心理学哲学的考察。有理由认为,相对于前辈们对说谎问题的实质—实践考察,他们更加侧重于说谎问题的形式—理论分析。通过对说谎行为的观念考察和概念澄清,可以加深对人类说谎现象的了解,帮助我们解决和消解与此相关的某些智性困惑,同时也为我们对日常生活问题的哲学分析提供某些思路。
2010年03期 v.1 100-10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涛慕思·博格;田洁;
严苛地实行措施来保护药品专利权会导致很多穷人无力购买新的药品,这种做法不但在道德上不合理,甚至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出于对人权的尊重,全球专利体系必须被辅以一种持续性的体制,以便有效地激励重要药品的研发和分配,让穷人得以购买药品,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健康影响力基金(HIF)正是这样的辅助体制。有三种常见的观点,它们都认为这种辅助体系是不必要的,认为重要药品的高位定价,加上法律上抑制低价位替代药品生产,并没有不公正地对待穷人。但这些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2010年03期 v.1 110-130+19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