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元林;
《自然智能的信号博弈逻辑》一书的主要争论是:“信号‘存在之存在’论”因信号依赖于主体而受到挑战;“自然智能发生论”和“智能绝对二分论”因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能否绝对二分而受到质疑。在此基础上,韩永进教授提出“中西知识思维二分法”的论点,但从本书的参考文献和研究基础来看,这其中似乎有一种悖论。
2024年05期 v.15;No.87 3-1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韩永进;
针对郭元林教授对《自然智能的信号博弈逻辑》一书提出的四个问题,就信号是存在之存在、自然智能的自然发生、智能绝对二分论、中西方知识思维二分法作出一些解释性回应,寄望该书的读者能通过这种提问与回应,走出信号极限思维构造的虚幻世界,走进信号丰度里的真实世界。
2024年05期 v.15;No.87 14-2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尤洋;张贞;
记忆之真是记忆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传统主张事实之真的档案观和强调意义之真的建构观均存在论证缺陷,无法全面深入地揭示记忆之真的本质。折中主义的解释方案试图调和二者之间的解释鸿沟,但仍然面临的诸多挑战。随着记忆实证科学的迅速发展,记忆哲学与科学的融合逐渐成为可能,催生了一种崭新的混合理论解释方案。混合理论通过深入探析记忆之真的哲学基底,将“记”与“忆”两个过程进行融合,并运用记忆真值表法重建“记”与“忆”的真值条件对记忆之真的内涵给予更全面、合理的论证。混合理论的解释框架可以有力地推动对记忆真实性问题的澄清,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记忆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为当代记忆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2024年05期 v.15;No.87 23-3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赖长生;
记忆哲学家普遍认为,若某人“记得”某过往事件,那么其情境记忆不仅应具有“事实性”,还应具有“原真性”:对该事件当下的回忆与当初的经验在内容上应足够相似。那么要有多相似才算足够相似?在原真性维度上,记得与不记得间的门槛在哪?这便是记忆的门槛问题。本文旨在充分揭示该问题的难度。类比知识的门槛问题,记忆的门槛问题同样棘手。一方面,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都要面临“避免武断”和“言之有物”间的两难。另一方面,当下对记忆门槛问题最成熟的两个解答方案都存在严重缺陷:博内克的蕴涵论有时太过严苛,有时又太过宽松;丁斯等人的功能语境论则过于含混,且实质上继承了蕴涵论的缺陷。程度主义方案或更有助于消解难题。
2024年05期 v.15;No.87 35-48+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