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青山;裴雪娟;
逻辑决定论是宿命论的两种形式之一,其表述形式可以区分为激进版本(包含模态词“必然”)和温和版本(包含时间概念“总是”)。既有对逻辑决定论的解决方式大致可方便地区分为语义学和逻辑学两类方案,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会导致其他困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一个基于激进版本的推论会导致矛盾的模态关系,从而导致激进版本被排除。而在温和版本中,“总是”存在着物理的和非物理的理解,真值作为非物理对象一旦被给予具体的时间属性,就会导致麦基式的蹊跷性(queerness),由此构造的命题表达式将全部是假的。因此,逻辑决定论不成立。
2024年01期 v.15;No.83 101-115+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颜青山;裴雪娟;
逻辑决定论是宿命论的两种形式之一,其表述形式可以区分为激进版本(包含模态词“必然”)和温和版本(包含时间概念“总是”)。既有对逻辑决定论的解决方式大致可方便地区分为语义学和逻辑学两类方案,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会导致其他困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一个基于激进版本的推论会导致矛盾的模态关系,从而导致激进版本被排除。而在温和版本中,“总是”存在着物理的和非物理的理解,真值作为非物理对象一旦被给予具体的时间属性,就会导致麦基式的蹊跷性(queerness),由此构造的命题表达式将全部是假的。因此,逻辑决定论不成立。
2024年01期 v.15;No.83 101-115+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罗译泓;邱德胜;
柯林斯认为,以权威决策理论和民主决策理论为代表的两种传统决策理论存在“合法性”与“延伸性”两大危机,造成了科学理性与民主价值之间“非此即彼”的紧张关系。因此,以柯林斯为代表的STS进路和以基切尔为代表的科学哲学进路分别提出了“经验专长”理论和“良序科学”理论。两种进路的理论基础和建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地构建了一种“兼容决策理论”。兼容决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专家意见和外行视角的分歧,却在实践维度上面临着去语境化的困境。进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为兼容决策理论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有望实现科学理性与民主价值之间的合理张力,但仍需对其可能产生的决策风险予以充分警惕。
2024年01期 v.15;No.83 116-12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罗译泓;邱德胜;
柯林斯认为,以权威决策理论和民主决策理论为代表的两种传统决策理论存在“合法性”与“延伸性”两大危机,造成了科学理性与民主价值之间“非此即彼”的紧张关系。因此,以柯林斯为代表的STS进路和以基切尔为代表的科学哲学进路分别提出了“经验专长”理论和“良序科学”理论。两种进路的理论基础和建构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地构建了一种“兼容决策理论”。兼容决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专家意见和外行视角的分歧,却在实践维度上面临着去语境化的困境。进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为兼容决策理论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方法,有望实现科学理性与民主价值之间的合理张力,但仍需对其可能产生的决策风险予以充分警惕。
2024年01期 v.15;No.83 116-12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余治平;
郑庄公杀死亲弟共叔段一案因为渗透着亲亲尊尊的纠结、政治与伦理的对冲而常被后世所议论,但《春秋》诠释史上却罕有论及郑伯大恶的根本原因是破坏人伦秩序。经文书“伯”而非“侯”,已有贬义,称“克”、书“段”则表明兄弟已宛若“途之人然,亲亲之义绝”。对兄弟关系诉诸武力,有违亲亲原则。不弟之辞是谴责庄公蔽于昆仲一伦。叔段是自取灭亡,其不遵臣道,当国、僭制,本就该杀。兄弟一伦崩溃,弟而不弟,兄而不兄。庄公也需要母爱,故对弟弟得宠始终心存芥蒂,明知母亲更爱其弟却依然杀之,视同间接施虐于其母,不孝之至。分析《春秋公羊传》多种辞法,可以辨析此案包含的义理来重新理解罪责的判定,进而论证郑庄公破坏血亲人伦基本秩序已构成大恶的道理,指出公羊家评价之不足。
2024年01期 v.15;No.83 128-14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余治平;
郑庄公杀死亲弟共叔段一案因为渗透着亲亲尊尊的纠结、政治与伦理的对冲而常被后世所议论,但《春秋》诠释史上却罕有论及郑伯大恶的根本原因是破坏人伦秩序。经文书“伯”而非“侯”,已有贬义,称“克”、书“段”则表明兄弟已宛若“途之人然,亲亲之义绝”。对兄弟关系诉诸武力,有违亲亲原则。不弟之辞是谴责庄公蔽于昆仲一伦。叔段是自取灭亡,其不遵臣道,当国、僭制,本就该杀。兄弟一伦崩溃,弟而不弟,兄而不兄。庄公也需要母爱,故对弟弟得宠始终心存芥蒂,明知母亲更爱其弟却依然杀之,视同间接施虐于其母,不孝之至。分析《春秋公羊传》多种辞法,可以辨析此案包含的义理来重新理解罪责的判定,进而论证郑庄公破坏血亲人伦基本秩序已构成大恶的道理,指出公羊家评价之不足。
2024年01期 v.15;No.83 128-14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