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达米特;阴昭晖;戈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 Frege)被誉为现代逻辑的创始人,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的奠基人。弗雷格在其论著中使用的德文"Bedeutung"一词是他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人们理解和解释弗雷格思想的关键概念。"Bedeutung"一词最初的英文译法有"denotation""nominatum"和"meaning"等,直到1952年由吉奇和布莱克翻译的英译本《弗雷格哲学著作选译》出版后,"reference"成为了通用译法。我国学界曾经根据"nominatum"这一英译对应使用了中译词"指称",如涂纪亮先生在其1988年出版的《语言哲学名著选辑》中就使用了"指称"翻译弗雷格的《论涵义和指称》一文。清华大学王路教授在1994年出版的由他翻译的中译本《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中坚持认为,应该使用"意谓"一词来翻译和理解"Bedeutung"。此外,也有学者根据"reference"的译法使用了"所指"一词。尽管针对"Bedeutung"存在着上述不同的中英文译法,然而弗雷格本人在他的主要论著(如《概念文字》《算术基础》等)中却始终只使用了"Bedeutung"这同一个词。也就是说,弗雷格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了同一个词,而对这个词的翻译却用了不同的词。中英文中分别使用的不同译法,客观上对只读中译文或英译文的读者完整准确地理解弗雷格思想可能产生一些偏差,由这种偏差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或困惑。因此,究竟应该如何翻译并且理解"Bedeutung"就是深入理解弗雷格思想以至于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英国著名哲学家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 Dummett)不仅在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等领域作出了很多原创性贡献,而且还对弗雷格思想的翻译、阐释和发展作了大量的重要工作。达米特也因此被认为是弗雷格研究专家,甚至是弗雷格思想的主要继承者。本文是达米特教授回复给清华大学王路教授的两封私人信函(分别写于1993年2月3日与3月13日),在信中达米特教授较为集中地谈论了他对于弗雷格"Bedeutung"一词的翻译、理解以及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的看法。经王路教授许可,我们将其翻译出来希望能为汉语哲学界进一步理解弗雷格思想提供一些参考。本译文删减了原信中的住址信息、私人问候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译文中的下划线、斜体等都保留自原信格式,关键词后保留了原词,标题、注释等皆为译者注。
2021年03期 v.12;No.67 18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