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竹;
如何从自然主义或唯物论的角度刻画规范性,是当代哲学的许多领域都共同关心的议题。徐英瑾提出,唯物论所需要的规范性理论,就是将其刻画为"功能实现的完成度"。这样既肯定了规范性是自然律和因果性存在的逻辑衍生物,同时又保证其相对独立性。然而,对规范性的功能主义解释将不可避免地深陷于"结构"与"行动"的不平衡关系,在呈现人类的理性能动性方面有所缺漏。一种更为优越的规范性理论,将不能仅仅奠基于一般的唯物论视角,而须以历史唯物论的眼光处理个体与整体、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张力关系。
2019年04期 v.10;No.56 4-1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徐竹;
如何从自然主义或唯物论的角度刻画规范性,是当代哲学的许多领域都共同关心的议题。徐英瑾提出,唯物论所需要的规范性理论,就是将其刻画为"功能实现的完成度"。这样既肯定了规范性是自然律和因果性存在的逻辑衍生物,同时又保证其相对独立性。然而,对规范性的功能主义解释将不可避免地深陷于"结构"与"行动"的不平衡关系,在呈现人类的理性能动性方面有所缺漏。一种更为优越的规范性理论,将不能仅仅奠基于一般的唯物论视角,而须以历史唯物论的眼光处理个体与整体、结构与行动之间的张力关系。
2019年04期 v.10;No.56 4-1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段伟文;
当代唯物论之复兴与自然主义或自然化的哲学密切相关,通过对非还原式物理主义在科学和哲学上的发生及其旨趣的追溯,不难看到作者将唯名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以及将非还原式物理主义作为唯物论的升级版等基本立场。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需要澄清的问题,如为何选择非还原式物理主义的理由以及在形而上学层面这种立场所强调的是先验性还是后验性等。同时,以"蕴相殊"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奠定形而上学基础、将规范性建立在随附式物理主义之上等论述也可能会面对一些理论困难,诸如哲学概念与科学事实之间的落差、二个层级以上的随附性关系框架中不同层级之间的随附关系的权重问题等。最后,在信息技术哲学的构建中,倡导节俭理性而拒斥大一统的哲学理论颇富洞见,但问题是,其所倡导的小数据和数据儒家何以应对由知识权力结构与资本控制导致的数据贪婪。
2019年04期 v.10;No.56 15-26+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伟文;
当代唯物论之复兴与自然主义或自然化的哲学密切相关,通过对非还原式物理主义在科学和哲学上的发生及其旨趣的追溯,不难看到作者将唯名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以及将非还原式物理主义作为唯物论的升级版等基本立场。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需要澄清的问题,如为何选择非还原式物理主义的理由以及在形而上学层面这种立场所强调的是先验性还是后验性等。同时,以"蕴相殊"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奠定形而上学基础、将规范性建立在随附式物理主义之上等论述也可能会面对一些理论困难,诸如哲学概念与科学事实之间的落差、二个层级以上的随附性关系框架中不同层级之间的随附关系的权重问题等。最后,在信息技术哲学的构建中,倡导节俭理性而拒斥大一统的哲学理论颇富洞见,但问题是,其所倡导的小数据和数据儒家何以应对由知识权力结构与资本控制导致的数据贪婪。
2019年04期 v.10;No.56 15-26+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宗宁;
徐英瑾在其新著《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的最后两个章节中将讨论的范围拓展到了政治哲学,提出了一个以"空间性的信息交换结构"为核心的唯物主义分析范式,并以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作为范例,展示了这种"自下而上"的范式的解释效力。对于日本传统,徐著和丸山虽然同时看到了日本文化的"杂居性"特质,却导向了积极和消极两种结论,这也导致了两者对于日本近代政治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诊断。通过比对可知,徐著的日本论在相关领域有得到进一步深化的潜力,并检测徐著所提出的政治哲学的"抗压性"。
2019年04期 v.10;No.56 27-40+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宗宁;
徐英瑾在其新著《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的最后两个章节中将讨论的范围拓展到了政治哲学,提出了一个以"空间性的信息交换结构"为核心的唯物主义分析范式,并以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作为范例,展示了这种"自下而上"的范式的解释效力。对于日本传统,徐著和丸山虽然同时看到了日本文化的"杂居性"特质,却导向了积极和消极两种结论,这也导致了两者对于日本近代政治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诊断。通过比对可知,徐著的日本论在相关领域有得到进一步深化的潜力,并检测徐著所提出的政治哲学的"抗压性"。
2019年04期 v.10;No.56 27-40+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英瑾;
徐竹对于笔者的拙著《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的主要批评是,一种试图在唯物论框架中解释规范性问题的理论,自身也很容易反过来成为一种更深刻的规范性理论的被解释对象。对此,笔者的回应是:这种带有布兰登气质的"更深刻的规范性理论"其实反而是错过了"如何从无规范的物质出发说明规范"这一更艰难的理论问题。段伟文对于拙著的主要批评是:一种基于小数据主义的信息技术,是否来得及将人类从大数据的肆虐中解救出来?而笔者的回应是:笔者并不认为小数据主义一定会打败大数据主义,而是说,在不放弃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前提下,小数据主义是解救人类既有文明的唯一技术通道。宗宁对于拙著的主要批评是:如果笔者将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的逐步军国主义化视为纵向的信息——物质管制结构的强化——的结果的话,那么,笔者又将如何解释丸山真男关于"日本恰恰是因为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没有肃清横向的封建结构而走向军国"的论断呢?对此,笔者则试图指出:日本军部对于全日本武力资源的纵向上的垄断,以及对于封建结构下的武力分散结构的破坏,才使得日本国内缺乏足够的纠错力量,无力防止国家陷入军国主义泥潭。
2019年04期 v.10;No.56 41-5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英瑾;
徐竹对于笔者的拙著《唯物论者何以言规范——一项从分析形而上学到信息技术哲学的多视角考察》的主要批评是,一种试图在唯物论框架中解释规范性问题的理论,自身也很容易反过来成为一种更深刻的规范性理论的被解释对象。对此,笔者的回应是:这种带有布兰登气质的"更深刻的规范性理论"其实反而是错过了"如何从无规范的物质出发说明规范"这一更艰难的理论问题。段伟文对于拙著的主要批评是:一种基于小数据主义的信息技术,是否来得及将人类从大数据的肆虐中解救出来?而笔者的回应是:笔者并不认为小数据主义一定会打败大数据主义,而是说,在不放弃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前提下,小数据主义是解救人类既有文明的唯一技术通道。宗宁对于拙著的主要批评是:如果笔者将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的逐步军国主义化视为纵向的信息——物质管制结构的强化——的结果的话,那么,笔者又将如何解释丸山真男关于"日本恰恰是因为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没有肃清横向的封建结构而走向军国"的论断呢?对此,笔者则试图指出:日本军部对于全日本武力资源的纵向上的垄断,以及对于封建结构下的武力分散结构的破坏,才使得日本国内缺乏足够的纠错力量,无力防止国家陷入军国主义泥潭。
2019年04期 v.10;No.56 41-5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游淙祺;
胡塞尔早期在对心理主义的批判中指出心理之物或心理学经验指涉相对于意向对象的实项内容,心理学则是有关于心理事实的经验科学。这时,现象学与心理学是被严格区分的。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心理学经验逐渐取得新的涵义,在1925年的《现象学心理学夏季讲稿》中,胡塞尔指出心理学经验本身也具有意向对象,心理学经验与超越论经验遂形成平行关系,甚至成为迈向超越论经验领域或超越论现象学的途径之一。胡塞尔对于心理学两种不同的看法是如何转变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针对相关的文本进行考察,其中包括《逻辑研究》(1900/1901)、《现象学的观念》(1907)、《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1911)、《观念》第一卷(1913)以及《第一哲学》(1923/1924),等等。胡塞尔在1913年的《观念》第一卷以及1917年的《现象学与心理学》讲稿中虽仍然严格区分心理学与现象学,但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胡塞尔已经不再严格区分现象学与心理学。为了说明这项演变,对于"心理现象"概念进行阐释是十分必要的。
2019年04期 v.10;No.56 52-7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游淙祺;
胡塞尔早期在对心理主义的批判中指出心理之物或心理学经验指涉相对于意向对象的实项内容,心理学则是有关于心理事实的经验科学。这时,现象学与心理学是被严格区分的。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心理学经验逐渐取得新的涵义,在1925年的《现象学心理学夏季讲稿》中,胡塞尔指出心理学经验本身也具有意向对象,心理学经验与超越论经验遂形成平行关系,甚至成为迈向超越论经验领域或超越论现象学的途径之一。胡塞尔对于心理学两种不同的看法是如何转变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针对相关的文本进行考察,其中包括《逻辑研究》(1900/1901)、《现象学的观念》(1907)、《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1911)、《观念》第一卷(1913)以及《第一哲学》(1923/1924),等等。胡塞尔在1913年的《观念》第一卷以及1917年的《现象学与心理学》讲稿中虽仍然严格区分心理学与现象学,但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胡塞尔已经不再严格区分现象学与心理学。为了说明这项演变,对于"心理现象"概念进行阐释是十分必要的。
2019年04期 v.10;No.56 52-7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石永泽;
阿威罗伊有关质料理智的观点集中在《论灵魂》短、中、长三种形式的评注中。三篇评注体现了他关于质料理智的四种立场:质料理智是灵魂的一种倾向,且与人类灵魂的想象能力相结合;质料理智是灵魂的纯粹倾向,与身体或灵魂的任何特定部分无关;在人的天生的倾向与超验的积极理智结合时,就会产生质料理智;最后认为,质料理智是一种永恒的非物质实体。《论灵魂》长评注反思和批判了其哲学前辈以及他自己早期有关质料理智的观点。阿威罗伊在质料理智问题上的观点转换和变化,体现了其作为伊斯兰哲人在领会和接受亚里士多德理智观时的复杂面向。
2019年04期 v.10;No.56 74-8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石永泽;
阿威罗伊有关质料理智的观点集中在《论灵魂》短、中、长三种形式的评注中。三篇评注体现了他关于质料理智的四种立场:质料理智是灵魂的一种倾向,且与人类灵魂的想象能力相结合;质料理智是灵魂的纯粹倾向,与身体或灵魂的任何特定部分无关;在人的天生的倾向与超验的积极理智结合时,就会产生质料理智;最后认为,质料理智是一种永恒的非物质实体。《论灵魂》长评注反思和批判了其哲学前辈以及他自己早期有关质料理智的观点。阿威罗伊在质料理智问题上的观点转换和变化,体现了其作为伊斯兰哲人在领会和接受亚里士多德理智观时的复杂面向。
2019年04期 v.10;No.56 74-8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子洵;
诗所言之志可以从多重层面来理解。其中,采诗、献诗与编诗之志使《诗》完成了从个人领域到伦理政治领域的转向。《诗》浸润在先秦礼乐文明的时代背景之中,是礼的精神在言说。不通礼,无以言《诗》。《诗》与礼既有同一,又有差异。《诗》与礼都源于人情,目的在于导养人的道德情感,使其止乎礼义。但两者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诗》的独特性在于"兴",由有限的言辞与意象通达无限的道,兴起好善恶恶之心。礼的独特性在于"立",通过一系列节文度数使人心念纯正、行为周旋中礼。
2019年04期 v.10;No.56 87-102+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子洵;
诗所言之志可以从多重层面来理解。其中,采诗、献诗与编诗之志使《诗》完成了从个人领域到伦理政治领域的转向。《诗》浸润在先秦礼乐文明的时代背景之中,是礼的精神在言说。不通礼,无以言《诗》。《诗》与礼既有同一,又有差异。《诗》与礼都源于人情,目的在于导养人的道德情感,使其止乎礼义。但两者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诗》的独特性在于"兴",由有限的言辞与意象通达无限的道,兴起好善恶恶之心。礼的独特性在于"立",通过一系列节文度数使人心念纯正、行为周旋中礼。
2019年04期 v.10;No.56 87-102+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白照杰;
在中古佛道论辩的背景下,一些佛教徒针对《道德经》中"吾之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一语,对老君的神性进行质疑。佛教方面将这句话中的"吾"理解为"老君"的自指,实际是文本认知变迁过程中的一个"误解",背后存在老子神化和佛经要素借鉴等原因。然而,中古佛教内部对这句话的认识实际并不统一,非常积极的评价也时常出现,评价态度的不同常常反映着不同宗派间的义学分歧。与此同时,中古道教徒则从多方面对这句话进行诠释,尝试解决其对老君神性的负面影响,并回应来自佛教的批评意见。
2019年04期 v.10;No.56 103-120+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照杰;
在中古佛道论辩的背景下,一些佛教徒针对《道德经》中"吾之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一语,对老君的神性进行质疑。佛教方面将这句话中的"吾"理解为"老君"的自指,实际是文本认知变迁过程中的一个"误解",背后存在老子神化和佛经要素借鉴等原因。然而,中古佛教内部对这句话的认识实际并不统一,非常积极的评价也时常出现,评价态度的不同常常反映着不同宗派间的义学分歧。与此同时,中古道教徒则从多方面对这句话进行诠释,尝试解决其对老君神性的负面影响,并回应来自佛教的批评意见。
2019年04期 v.10;No.56 103-120+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约翰·M.陶雷克;王薛时;
一个分配者打算在成员不相重叠的两组人之间分配一个稀缺的好处。按照假设,所有人在与道德相关的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异,然而所要分配的好处却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一个需要回答的伦理问题出现了:分配者应该把好处分配给哪一方——多数一方还是少数一方?答案是:分配者应该通过抛硬币来决定哪一方会得到所要分配的好处。支持这种解决方案的理由是:分配者没有道德上的义务把好处分配给多数一方,未经合理的分配程序而把好处直接给多数一方的做法在道德上是不被允许的。
2019年04期 v.10;No.56 121-136+19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约翰·M.陶雷克;王薛时;
一个分配者打算在成员不相重叠的两组人之间分配一个稀缺的好处。按照假设,所有人在与道德相关的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异,然而所要分配的好处却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一个需要回答的伦理问题出现了:分配者应该把好处分配给哪一方——多数一方还是少数一方?答案是:分配者应该通过抛硬币来决定哪一方会得到所要分配的好处。支持这种解决方案的理由是:分配者没有道德上的义务把好处分配给多数一方,未经合理的分配程序而把好处直接给多数一方的做法在道德上是不被允许的。
2019年04期 v.10;No.56 121-136+19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俊;孙宏赟;
近年来,努斯鲍姆在批评契约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能力进路的正义理论。可以说,努斯鲍姆的能力进路开启了正义研究的新视野。然而,这一理论进路也存在不少疑点。从正义的尺度上看,单纯能力难以衡量个人的福祉;从正义原则的内容上看,能力清单难以成为重叠共识的对象;从正义原则的可行性上看,能力进路难以达到公开性的要求;从正义的论题上看,能力进路错失了相互性的正义维度。至少就目前来说,能力进路还不足以成为我们研究正义问题的主要理论框架。
2019年04期 v.10;No.56 137-14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任俊;孙宏赟;
近年来,努斯鲍姆在批评契约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能力进路的正义理论。可以说,努斯鲍姆的能力进路开启了正义研究的新视野。然而,这一理论进路也存在不少疑点。从正义的尺度上看,单纯能力难以衡量个人的福祉;从正义原则的内容上看,能力清单难以成为重叠共识的对象;从正义原则的可行性上看,能力进路难以达到公开性的要求;从正义的论题上看,能力进路错失了相互性的正义维度。至少就目前来说,能力进路还不足以成为我们研究正义问题的主要理论框架。
2019年04期 v.10;No.56 137-14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达格芬·弗莱斯塔;李晽;刘靖贤;
哥德尔的数学哲学从胡塞尔现象学中汲取了重要的洞见。胡塞尔的本质直观方法直接激发了哥德尔对非物质对象的思考。哥德尔将非物质对象把握为经验所与中的结构性因素,但与感性直观类似,这些因素也是被直接给予的,并且是数学证据的来源。哥德尔与胡塞尔都坚持数学证据的可错性,并提出数学中所应有的假设性维度。最后,反思均衡是哥德尔与胡塞尔数学证成观的共同点。
2019年04期 v.10;No.56 149-160+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达格芬·弗莱斯塔;李晽;刘靖贤;
哥德尔的数学哲学从胡塞尔现象学中汲取了重要的洞见。胡塞尔的本质直观方法直接激发了哥德尔对非物质对象的思考。哥德尔将非物质对象把握为经验所与中的结构性因素,但与感性直观类似,这些因素也是被直接给予的,并且是数学证据的来源。哥德尔与胡塞尔都坚持数学证据的可错性,并提出数学中所应有的假设性维度。最后,反思均衡是哥德尔与胡塞尔数学证成观的共同点。
2019年04期 v.10;No.56 149-160+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4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宋尚玮;
传统哲学观认为,自由意志是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道德责任。但对二者的概念分析却表明,在某些情境下,自由意志并非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实验哲学研究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而道德演化论则阐释了自由意志不足以成为道德责任之必要条件的缘由。
2019年04期 v.10;No.56 161-16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1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宋尚玮;
传统哲学观认为,自由意志是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道德责任。但对二者的概念分析却表明,在某些情境下,自由意志并非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实验哲学研究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而道德演化论则阐释了自由意志不足以成为道德责任之必要条件的缘由。
2019年04期 v.10;No.56 161-16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1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黄子明;张任之;
<正>汉斯·莱纳·塞普(Hans Rainer Sepp)教授任教于布拉格查理大学人文学院。1974年至1979年在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in München)学习哲学和德语语言文学。1982至1992年作为弗莱堡大学(Albert-Ludwigs-Universit?t in Freiburg)胡塞尔档案馆的研究人员担任《胡塞尔全集》(Husserliana)的合作编者。1991/1992年获取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布拉格查理大学人文学院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Dresden)获得大学教授资格。塞普教授主持着一系列重要的现象学国际丛书的出版,如《现象学世界》(Orbis Phaenomenologicus)、《现象学:文献与语境》(Ph?nomenologie. Texte und Kontexte)和《回到源初:早期现象学研究》(Ad Fontes. Studien zur frühen Ph?nomenologie),等等。此外,塞普于2004年至2014年担任弗莱堡欧根·芬克档案馆馆长,主持《欧根·芬克全集》的编辑工作。他还是布拉格查理大学中欧哲学研究所(St?edoevropsky
2019年04期 v.10;No.56 169-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黄子明;张任之;
<正>汉斯·莱纳·塞普(Hans Rainer Sepp)教授任教于布拉格查理大学人文学院。1974年至1979年在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in München)学习哲学和德语语言文学。1982至1992年作为弗莱堡大学(Albert-Ludwigs-Universit?t in Freiburg)胡塞尔档案馆的研究人员担任《胡塞尔全集》(Husserliana)的合作编者。1991/1992年获取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布拉格查理大学人文学院和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Dresden)获得大学教授资格。塞普教授主持着一系列重要的现象学国际丛书的出版,如《现象学世界》(Orbis Phaenomenologicus)、《现象学:文献与语境》(Ph?nomenologie. Texte und Kontexte)和《回到源初:早期现象学研究》(Ad Fontes. Studien zur frühen Ph?nomenologie),等等。此外,塞普于2004年至2014年担任弗莱堡欧根·芬克档案馆馆长,主持《欧根·芬克全集》的编辑工作。他还是布拉格查理大学中欧哲学研究所(St?edoevropsky
2019年04期 v.10;No.56 169-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姜丽;
<正>山水环绕、幽雅静谧的鹅湖书院,是有古文献记载的"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公元1175年,朱熹和陆九渊兄弟在吕祖谦的召集下,于当时的鹅湖寺辩论,辩论主题是"道问学和尊德性何者优先",即"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还是"先发明人之本心"?这场辩论后来在朱陆及其后学之间继续进行。可以说,朱陆鹅湖之会首开中国哲学辩论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场哲学辩论,建立"四贤祠"(加上召集人吕祖谦),是为鹅湖书院的开端。八百多年来,书院屡废屡兴,至今仍然完好地矗立于故址,古风逸志犹存,千载斯文尚在,令人神往。2019年4月27至28日,一批哲学学者仰慕先贤,千里迢迢来到鹅湖书院,渴望在斑驳的墙垣上和风化的石雕里探究理义,究天人之际,发哲人之思、寻未来之路,在这里举行"当代社会的伦理挑战"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哲学分析》编辑部主办,上饶师范学院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
2019年04期 v.10;No.56 176-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丽;
<正>山水环绕、幽雅静谧的鹅湖书院,是有古文献记载的"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公元1175年,朱熹和陆九渊兄弟在吕祖谦的召集下,于当时的鹅湖寺辩论,辩论主题是"道问学和尊德性何者优先",即"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还是"先发明人之本心"?这场辩论后来在朱陆及其后学之间继续进行。可以说,朱陆鹅湖之会首开中国哲学辩论之先河,影响极为深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场哲学辩论,建立"四贤祠"(加上召集人吕祖谦),是为鹅湖书院的开端。八百多年来,书院屡废屡兴,至今仍然完好地矗立于故址,古风逸志犹存,千载斯文尚在,令人神往。2019年4月27至28日,一批哲学学者仰慕先贤,千里迢迢来到鹅湖书院,渴望在斑驳的墙垣上和风化的石雕里探究理义,究天人之际,发哲人之思、寻未来之路,在这里举行"当代社会的伦理挑战"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哲学分析》编辑部主办,上饶师范学院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
2019年04期 v.10;No.56 176-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牛婷婷;
<正>2019年4月30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学术月刊》杂志社、《哲学分析》编辑部、《社会科学报》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今日头条联合协办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求道:在古今中西之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举行。纪念大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方松华主持,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立胜,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解超,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分别致辞表示祝贺并作主题发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哲学院(系)代表和中国社科院及17家省市社
2019年04期 v.10;No.56 183-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牛婷婷;
<正>2019年4月30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学术月刊》杂志社、《哲学分析》编辑部、《社会科学报》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今日头条联合协办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求道:在古今中西之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举行。纪念大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方松华主持,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立胜,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晓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解超,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分别致辞表示祝贺并作主题发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哲学院(系)代表和中国社科院及17家省市社
2019年04期 v.10;No.56 183-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皓雪;董梦璠;
<正>由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大学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筹)主办的第三届"两岸三地现象学论坛"于2019年3月30—31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现象学的汉语经验"。来自中山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高雄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两岸三地著名高校的20余位学者从文本翻译、概念审查、中西比较等不同视角围绕"汉语现象学"进行了活跃而深刻的发言与探讨。同济大学哲学系的孙周兴教授做了题为《汉语哲学的时与势——再论汉语关联性思维及其效应》的报告,孙教授认为汉语哲学的劣势在于没有形成"强推论"的思维方法、"纯形式"的观念世界和"高抽象"的形式科学体系,主要表现为心性上的无超越性和法理上的弱规则性;但同时,汉语哲学的弱势从另一角度来看又是一种优势,汉语的"弱规则性"使得汉语具有极强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能力和包容能
2019年04期 v.10;No.56 190-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皓雪;董梦璠;
<正>由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大学现象学与心性思想研究中心(筹)主办的第三届"两岸三地现象学论坛"于2019年3月30—31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现象学的汉语经验"。来自中山大学、同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高雄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两岸三地著名高校的20余位学者从文本翻译、概念审查、中西比较等不同视角围绕"汉语现象学"进行了活跃而深刻的发言与探讨。同济大学哲学系的孙周兴教授做了题为《汉语哲学的时与势——再论汉语关联性思维及其效应》的报告,孙教授认为汉语哲学的劣势在于没有形成"强推论"的思维方法、"纯形式"的观念世界和"高抽象"的形式科学体系,主要表现为心性上的无超越性和法理上的弱规则性;但同时,汉语哲学的弱势从另一角度来看又是一种优势,汉语的"弱规则性"使得汉语具有极强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能力和包容能
2019年04期 v.10;No.56 190-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