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专题讨论

  •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一种新名称理论

    陈波;

    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30多年。一种新的名称理论——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SHCD)基于下述语言观:语言是社会性的,约定俗成的和有生命的。SHCD由下面6个论题组成:(1)名称与对象的关系始于广义的初始命名仪式。(2)在关于名称的因果历史链条上,所传递的首先是并且主要是关于名称所指对象的描述性信息。(3)被一个语言共同体所认可的那些描述性信息的集合构成了名称的意义。(4)相对于认知者的实践需要,在作为名称意义的描述集合中可以排出某种优先序:某些描述比其他描述更占有中心地位。(5)名称都有所指,但名称的所指不一定都是物理个体,也包括抽象对象、虚构对象和内涵对象。(6)若考虑到说话者的意向、特定话语的背景条件以及相关的知识网络等因素,由名称的意义甚至是其一部分意义也可以确定名称的所指。SHCD简单回应了克里普克对描述论的那些批评以及其他一些逻辑疑难。SHCD与克里普克的名称理论的分歧和对立,实际上源自两者在语言观上更为根本的分歧和对立。

    2011年01期 v.2;No.5 3-36+9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314 ]
  • 说理-论证及其他

    陈嘉映;

    本着我们是先有主张然后展开论证这一基本点,说理-论证的一般性质得以澄清。说理-论证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事物之所以然的探究使各种知识和道理得以贯通。在澄清过程中,平常对于说理-论证之性质的错误看法得以揭示。说理-论证不等同于没有先见的推论,它不只是让他人转变看法,也不一定要达成共识。

    2011年01期 v.2;No.5 37-58+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K]
    [下载次数:9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2 ]
  • 从两个视角看葛梯尔问题的解决

    宋群;

    葛梯尔问题产生的实质是传统知识三元定义中的三个条件:真、确证、信念之间,尤其是确证与真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独立性。针对葛梯尔问题的实质,丹尼尔(Daniel Howard-Snyder)等人从"可错主义"的角度对葛梯尔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而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则从"协作攻击"的角度对葛梯尔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回答。但是,丹尼尔对葛梯尔问题的分析与解答所依据的逻辑命题是有漏洞的,而弗洛里迪的分析与解答则不能解释可错的经验知识的合理性。葛梯尔问题提示我们,确证不等同于真。一个信念的真与理由之间要有适当的关联,但与一个信念的真相比,知识论研究的关键在于为信念寻找理由。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信念与真之间总存在一个时间的间距,我们相信一个信念并不是因为它是真的,更多的是因为有好的理由。正是在好的理由的基础上,主体相信一个命题是真的。

    2011年01期 v.2;No.5 59-66+197-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3 ]

哲学传统研究

  • 对康德形而上学框架的重构(上)

    陈晓平;

    形而上学的层次结构可被展示为一个以其抽象程度递增的金字塔:质料的形而上学—形式的形而上学-理念的形而上学—方法的形而上学。对其中的各个层次,康德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涉及,只是具体内容有所不同。质料的形而上学的出发点正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而康德对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于"先验综合命题如何可能"这一关键问题,康德的回答和论证包含逻辑上的恶性循环。通过强调"统觉"的自返性而打破这一恶性循环,通过对其质料的形而上学作一定的改变,并对形式的和方法的形而上学做必要的补充和修正,整个形而上学可以获得一种奠基。

    2011年01期 v.2;No.5 67-8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8 ]
  • 试论《东西均》一书的“三教归儒”思想

    吴根友;

    《东西均》一书是方以智中晚年的代表哲学著作之一,在明末清初"三教合一"的时代思潮影响下,方以智以理想型儒家为旨归,提出了"三教归儒"的思想宗旨。他将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看作是理想中的"大成均",并通过对孔子"重学"思想的系统阐述、对"名教"的现实意义的哲学辩护,对"不虚生浪死"的死亡哲学思想的论述、鲜明而又系统地表达了他自己的新儒学思想。《东西均》一书融合佛、道与部分西方科学思想,体现了方以智"坐集千古之智而折衷其间"的学术理想。而其"折衷"的价值原则即是他心目中理想型的儒家。

    2011年01期 v.2;No.5 86-9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27 ]
  • 老子道论——让哲学说汉语的一次尝试

    李若晖;

    中国"哲学的突破"始于《老子》,中国哲人寻求普遍统一性的努力集中体现在道的提升上。但随之而来的,是道的意义究竟如何理解,这也是困扰中国哲学的根本问题。我们今天所应当做的,不是站在老子思想之外指手画脚,说"道"是这是那,而是进入到老子思想的内部,帮助老子建立道论的哲学言说。建立老子道论的哲学言说,也就是建立老子哲学的逻辑体系。我们将老子思想的表述视为未经论证的命题,本文的目的即在于对这些命题进行论证,使之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言说之道已非道,"道"有名而实无名。名亦物,道非名亦非物,道为无。无为万物生存之可能,万物即道之显现,无亦即有。万物与道区分,因万物自相区分,于是有德。消泯区分则合道,固守区分则违道。物的多样性激起欲望,对物的役使更背离道。只有无我之欲方归于自然。欲是以人为尺度区分物,由是形成知。对知的获取为学,学增强我与他者区分的能力,故损学方能益生。学知方可有为,改造外物,对抗自然。无为则无我,不造物不别物。于是人之生即道之动,无为而无不为。

    2011年01期 v.2;No.5 100-108+19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3 ]

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 吃茶与禅机——古代高僧勘验悟道与否的方式

    夏金华;

    在古代丛林里,吃茶与禅机有着不解之缘,所谓"禅茶一味",就是最好的表示。不过严格说来,吃茶只是引发禅机的媒介或工具,而非禅机本身。由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引出杨岐方会禅师"且坐吃茶"的机缘,并借用南泉普愿"泼残茶"的机锋,说明佛法的体悟之道,在于生活日用,要善于把握其中的"火候",届时灵光一闪,打破漆桶,进入圣流,否则,就会错失机缘。借辨析"文殊与无著吃茶"的典故指出吃茶的作用,只在提起一个话头,倘若行者毫不犹豫,直下承担,即为法门龙象。要不然,只会在佛法的外围兜圈子,一无所获。这是宗门里常见的现象,古来如此。

    2011年01期 v.2;No.5 109-11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 皮尔逊论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

    李醒民;

    卡尔·皮尔逊是英国著名的哲人科学家(应用数学家和统计学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青年皮尔逊在德国漫游时期接触了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著作,从而成为一位社会主义者。他就社会主义和妇女问题等做过诸多研究,经常在学术团体和工人俱乐部发表讲演。他的有关思想不仅具有历史的、文献的、学术的价值,而且至今还有某种现实的启迪和批判意义。!

    2011年01期 v.2;No.5 117-140+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8 ]

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解

  • 功能和意义:技术的双重面相

    安德鲁·芬伯格;计海庆;

    马克思对市场合理性的批判、卢卡奇对科学知识合理性的批判和海德格尔的技术座架理论,在马尔库塞那里发展成了一种技术的合理性批评,目的是在功能化占优势的技术理解中恢复意义的地位。当代技术哲学家伯格曼和辛普森,在后期海德格尔的影响下,也力图完成同样的任务。但这些方案都没成功。通过分析当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用户自发改进技术的案例,可以发现,人们对技术的创新行动展现了从功能化中重新找回意义的可能。这种行动正是海德格尔眼中此在的原真的行动。

    2011年01期 v.2;No.5 141-15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41 ]
  • 多领域中的物转向及其本质

    杨庆峰;闫宏秀;

    物转向是当前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动向。伦理学中"物伦理学"、符号学中的物体语义学、分析哲学语境中的人工物研究等等都是这一动向的展现。但是物转向的实质却不相同。在科学技术哲学中,物转向意味着其摆脱先验研究路向,关注经验研究;在伦理学中,物转向意味着其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关注物的伦理性;在生存哲学中,物转向意味着开始摆脱理性传统,关注身体研究。现象学的物转向意味着摆脱先验意识,关注语境。物转向可以看做是对传统语言学转向的回应。

    2011年01期 v.2;No.5 158-165+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1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99 ]

随笔与访谈

  • 艺术与空间

    马丁·海德格尔;薛华;

    <正>译者前言:海德格这篇短文阐发艺术、特别是雕刻艺术同空间的关系。文章认为这一关系是个谜,试图从有关语言表述来解开这一谜。文章把艺术同空间的关系,和科技同空间的关系区别开来,认为艺术不是统治和征服空间,不具有这一顺应时宜的特性,反之,艺术是和真理、和存在(das Sein)连在一起,或建在一起,艺术的空间因而和空间特有东西的非隐蔽化连在一起,而非隐蔽化自然和隐蔽化相连。

    2011年01期 v.2;No.5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05 ]
  • 哲学与人生——对斯坦福大学苏裴斯教授的专访

    成素梅;

    <正>《科学结构的表征与不变性》(Representation and Invariance of Scientific Struc-tures)一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苏裴斯(Patrick Suppes)教授撰写了四十多年的一部著作,出版不久便荣获了2003年的拉卡托斯奖。在本书的中译版受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的后期资助并即将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之前,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本书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当前本人的一些想法,我通过电子邮件与作者就本书的要点与意义作了进一步的专访。

    2011年01期 v.2;No.5 170-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动态与书评

  • 实验哲学的兴起和走向

    郦全民;

    <正>通常认为,从事哲学研究便是坐而论道。然而,近年来在分析哲学的传统内却出现了一个叫做"实验哲学"(experimental philosophy)的新运动。一群年轻的哲学家开始脱离圈椅,走出书斋,像科学家那样运用真实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普通人对有意义的哲学问题的日常看法。这一新现象已经在西方哲学界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也值得我国的哲学工作者关注。

    2011年01期 v.2;No.5 175-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46 ]
  • 知识与社会:第三届“理解科学”会议综述

    戴潘;

    <正>上海社科院哲学所科技哲学学科自2008年首次发起主办"理解科学"学术会议以来,已经成功召开两届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本次第三届会议于2010年10月26日在哲学所会议室举行。本届会议首次办成小型国际会议,会议用语为英语。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希尔贝克(Gunnar Skirbekk)教授、格里门(Harald Grimen)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和社科院哲学所的部分代表出席了会议。

    2011年01期 v.2;No.5 181-185+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杜威全集》中文版序言

    刘放桐;

    <正>《杜威全集》中文版终于开始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作为这一项目的发起人,我当然为此高兴,但更关心它能否得到我国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认可,并在相关学术研究中起到预期作用。后者直接关涉到对杜威思想及其重要性的合理认识,这有赖于专家们的研究。

    2011年01期 v.2;No.5 186-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4 ]

  • 《哲学分析》征稿、征订启事

    <正>《哲学分析》杂志是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合办的哲学类专业期刊,以发表国内学者的学术成果为主,适当登载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论文和国外哲学同行的中译新作。

    2011年01期 v.2;No.5 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投稿须知

    <正>1.来稿须是作者独立研究成果,遵守学术规范。2.来稿若是基金项目成果,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3.来稿请尽可能以电子文本方式,并提供作者姓名、单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相关信息,以方便联系。

    2011年01期 v.2;No.5 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下载本期数据